自駕車與物聯網發展快速成長,驅動車用顯示器朝更大尺寸和玻璃面板製程的趨勢邁進,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車用娛樂系統以及安全應用需求。
康寧汽車玻璃事業部亞洲區商務總監王劍波表示,幾年前,汽車顯示器設計簡單,大多以黑白顯示器為主,且沒有觸控功能;隨著物聯網產業進軍汽車領域,車用顯示器開始有了轉變,汽車顯示器不僅只是提供播放音樂的媒介,同時還需具備互聯互通的功能。基於此,汽車顯示器尺寸開始變大,對玻璃面板也有更強烈的需求。舉例來說,全球的汽車銷售量約一億台,平均每台車都會有兩個顯示螢幕,並且大於原本的尺寸。
看好車用顯示器商機,康寧祭出車用Gorilla Glass。事實上,王劍波談到,康寧Gorilla Glass研發起初目標的目標市針對汽車應用。但過去汽車市場對玻璃面板需求尚未起飛,以致於先從消費性的行動裝置市場著手;時至今日,該公司看到明顯車用顯示器的發展潛力,全力進軍汽車產業。
王劍波分析,汽車顯示器的應用場景面臨三個不同的挑戰,首先是安全性議題,當汽車高速行駛的狀況下,乘客和駕駛者在車廂內與螢幕呈現相對運動的狀態,需考慮當人體與螢幕產生碰撞時,螢幕對人體傷害降到最低;其次,汽車移動過程中,容易受外部環境光線干擾影響,故需降低陽光折射或反射到螢幕,使駕駛者視線受影響的問題;最後,多功能且兼具美學的螢幕設計,是個大車廠極力追求的目標。
王劍波表示,該公司希望提供彈性又安全的顯示器設計,故在產品出產前會先進行一系列的頭框測試。其測試情境,就是用一顆鋁製的圓球,上面加裝各式各樣的感測元件,模擬汽車與人體碰撞時,產生的影響與傷害。最終目標是希望最終出產的玻璃面板可以在衝撞後,維持不破的平面,以強化安全的行車體驗。
另一方面,在美學部分,康寧主要是以冷灣技術實現大尺寸的玻璃曲面設計。其製造過程是先生產一片具有韌性的玻璃面板,並將此面板進行強化、裝飾後,將玻璃放在曲面的支架上,透過冷灣的方式塑造出曲面的玻璃,不但可保有玻璃本身的優勢,同時製造成本較低,有助於迅速推廣到市場。
長期來看,王劍波談到,該公司認為汽車是未來整合多樣化技術的平台,未來的某天一定會實現無人駕駛的願景,而在那時候,車子的顯示方式開始轉變,透明顯示器和觸控功能的車窗將指日可待。